马仁瑀的危险暂时化解,但周军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匡胤站在高处看得分明,马仁瑀部已经完全被冲散,而罗彦环部已被分割成十几块,王审琦与王彦升部不断被唐军压缩。
(资料图片)
匡胤急得连连搓手,座下的豹花骢似乎感觉到了主人的焦急,用力挣着丝缰,连喷鼻子,突然一声长嘶,刨动前蹄,愈加挣紧缰绳,匡胤再也抑制不住,将中军大旗交给苗训执掌,说道:"形势危急,我须得亲出!"从身后的亲兵中匆匆地挑选了两百骑,与李处耘一同杀下山来。
在冲下的路上,匡胤异常清楚,自己的目标,就是直取何廷锡的中军,如果不将其中军打乱,随着时间拖长,自己兵少的劣势会突现得更明显,死亡就会越严重,再加上前后不能相救,失败不仅会成为注定,搞不好还会全军覆灭。
所以,下到战斗现场,他将手中的一条棍棒舞得如同出水蛟龙,直取中军。
唐军突然看到不知从哪里杀出的这飚人马,措手不及,纷纷倒地。
其他未倒地的唐军看见他们来势凶猛,也不断避让。
匡胤很快就杀开一条路,直冲迸唐军的方阵中心。
何廷锡眼尖,大声指令身边的亲将前来堵截,立刻有五员大将纵马奔来。
当先的一员大将,面如淡金,绰号黄面虎,在何廷锡军中最为骁勇的猛将,平日何廷锡倚为金牌大将,他看赵匡胤身着红袍金甲,俨然主帅模样,率先纵马来战。
岂料匡胤既不叫喊,也不说话,"呼"的一棒打来,竟是至刚至猛,无可抵挡,他双手横槊去架,架了个空,大棒已到胸前,"啪"的一声,护心镜被击了个粉碎,眼前一黑,喉头一甜,哇的一声,吐出了一口浓血,饶是他身体强健,还是晃了几晃,跌落马下。
而另外两员大将一左一右,同时杀到,匡胤马疾手快,收棒出棒犹如闪电,又是"噼啪"两声,旁人还没看清是怎么回事儿,那两将已经倒地。
匡胤头也不回,催马继续闯阵。
随后杀来的两员唐将中的一个,吓得大叫一声,竟然绰刀而走,另一个却大为不忿,也使一条熟铜大棍来接战。
匡胤看他也使棒,知他力大,不想过多缠斗,左手抡棒打散几个杀上来的唐兵,腾出右手,往腰间一扣,等那使棒的唐将走近,猛地一抽,腰间的三节盘龙棍如灵蛇扫出,将他的头盔打落,额头汨汨流血。
那将吃了这一棍,天旋地转,耳朵嗡嗡乱响,伏在马上,仓皇遁去。
看见匡胤眨眼间就带着骑兵冲杀到近前,何廷锡挥动他的最精锐的标营相迎。
何廷锡的标营全是清一色骑兵,多由湖湘猛汉组成,人强马壮,何廷锡本人也是一个久经战阵的大将,尽管匡胤已经杀进中军,但其手下不过百来人,所以何廷锡有充足的信心将匡胤这支人数少得可怜的队伍剿杀在乱军之中。
那边的李处耘和匡胤冲下来后,先包抄到唐军的右边侧翼,拟从侧面冲乱其阵型,配合王彦升部割入阵中,从而打通与王审琦一军的联系。
而当匡胤和李处耘冲下之时,留下的几百名将士哪肯休息?他们只安排了十几个人与苗训护着大旗,发一声喊,跟着掩杀下来。
唐军的两员偏将看李处耘杀得势如疯虎,不免有些心慌,转身要走。
李处耘两眼通红,手提两条大铁鞭,策马追上,大吼一声,一铁鞭把走得稍迟的那员唐将打落马下,那唐将的亲兵舍命反扑,将之救走。
李处耘手起鞭落,又打倒了几个唐兵,将马一纵,与王彦升合兵一处。
(以上为覃仕勇长篇历史小说《功夫皇帝赵匡胤》节选,欲知上下文内容,请到专栏阅读全书)
【注】
赵匡胤破何廷锡事,见《资治通鉴》卷292
原先使狼牙棒砸断马仁瑀大刀的唐军悍将大怒,从斜刺里闪来,举起狼牙棒,朝李处耘的天灵盖狠狠砸下,王彦升大声提醒李处耘当心,李处耘双鞭往上一架,只听"劈啪"一声巨响,其中一条鞭竟被打落地面。
李处耘叫了一声"哎呀"掉头就走。
那悍将怒目圆睁,叫道:"哪里走?"
王彦升使两柄大铁锥,在旁边大吼一声,犹如虎吼,须发戟张,目毗尽裂,一锥击出,那悍将狼牙棒柄长,轮不回来,竟被王彦升一锥打落马下。
王彦升后面的士兵一齐上前,七起八落,将之乱刀砍死,王彦升又催马而前,砸死了唐军的旗鼓官,再赶散了周围的唐军,指挥士兵夺那大旗。
那边正在挥军围攻赵匡胤的何廷锡一看旗倒,知军心摇动,赶紧开溜。
张令铎看得真切,一箭将他射落。
何廷锡从地上爬起,还想逃跑,突然一员黑须大将飞至,嘴里大喝:"何廷锡,还待哪里逃?!"手中宣花大斧劈来,鲜血迸溅,尸首分离。
此人正是周将张琼。
周兵看见唐军帅旗已倒,主将毙命,士气陡长,精神百倍,人人奋勇,个个争先,象打了兴奋剂一样追着跟唐兵玩命。
唐军失去主帅,有的还在力战支撑,有的则象丧了气的皮球,弃械投降,有的不甘心战死或做俘虏,犹如被猛虎冲散的羊群,漫山遍野地溃奔逃命,互相践踏。
那些忙着逃命的骑兵将跑得慢的步兵冲得东歪西倒,步兵们气愤不过,就破口大骂,追着砍他们的马腿,或干脆把他们刺下马来,场面异常混乱。
不多时,马仁瑀、罗彦环、马全义、张琼、王审琦、王彦升等诸军合势,本还在负隅顽抗的唐军一看大势已去,只好跪地求饶。
此战,匡胤以五千人大败何廷锡四万大军,迫降万余人,夺战舰五十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