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2、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相关资料图)
3、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4、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5、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6、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7、扩展资料:提出背景: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
8、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
9、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
10、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11、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12、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13、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14、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15、阳明先生的思想大致由三部分组成:心外无物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构成了他对整个世界的基本看法,即世界观。
16、2、知行合一在有了心外无物的世界观之后,阳明先生就需要依照其世界观来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就是说,要转向实践和行动。
17、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说。
18、这改变了此前思想家们把知与行进行分割、区别的做法,认为知行本为一体,是相互包含的。
19、更为重要的是,王阳明将知与行由简单的人的行为的两个部分,合一上升到一个本体概念。
20、也就是说,知行合一的本体不是手段性的东西,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本来样态和应然样态,这使得儒家的生命哲学在心的层面上得以展开。
21、3、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知行是生命的本体,但并没有说清楚知什么、行什么的问题。
22、所以,阳明先生在晚年明确提出知行的本体就是致良知。
23、这使得知行合一的生命本体有了明确的内涵与方向。
2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